search

成语《朝三暮四》的故事

朝三暮四

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。

释义: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,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。后来形容反复无常。

从前,宋国有个老头儿,他很喜欢猴子,便在家里养了一大群猴子。时间长了,他能了解猴子的脾气秉性,猴子也能听懂他说的话。老头儿愈发高兴了,宁愿减少全家的口粮,也要让猴子吃饱。

由于猴子们的食量太大,老头儿家里的存粮一天比一天少,他不得不限定一下猴子们的食量。

于是,老头儿向猴子们宣布:从今天早饭起,你们吃的橡实要定量,早上三个,晚上四个,怎么样,够了吧?”

猴子们只弄懂了老头儿前面说的“三”,嫌老头儿给的橡实太少,个个都龇牙咧嘴,乱蹦乱跳,显出很不满意的神色。

老头儿见猴子们嫌少,就重新宣布:“既然你们嫌少,那就改为早上四个,晚上三个,这样总够了了吧?”

猴子们听说早上给的橡实从三个变为四个,都以为是增加了橡实的数量,一个个摇头摆尾,伏在地上,开心得咧着嘴直乐。

读成语,长智慧

从早上三个、晚上四个,变为早上四个、晚上三个,总数还是七个,猴子们却“一个个摇头摆尾,伏在地上,开心得咧着嘴直乐”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看事情要看整体和本质,而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

成语朝三暮四的故事